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搜尋

線上使用者

8人線上 (2人在瀏覽討論區)

會員: 0
訪客: 8

更多…

正在瀏覽:   1 名訪客


 到底部   前一個主題   下一個主題  [無發表權] 請登錄或者註冊



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    本會顧問 黃金財
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12/6/14 12:27
所屬群組:
管理員
文章: 284
等級: 15; EXP: 76
HP: 0 / 369
MP: 94 / 12778
離線
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情

本會顧問 黃金財

  人生苦短,藝術卻是永恒。英國著名文學家拉斯金嘗言:「藝術與科學的價值,在於對萬象的利益做全無私慾的奉獻和服務。」追求藝術的生命旅程是美好絢麗多彩多姿的。藝術的涵養帶給人們心靈最貼切的慰藉和激勵,從事藝術創作更能增加生活情趣,提昇性靈深度和廣度,進而充實思考內涵,因此尼采亦言:「藝術乃是生命偉大的誘惑和強烈的刺激。」在名揚古今中外的藝術精品裏,我們可以體會到藝術家們透過千錘百鍊的技巧,日積月累的經驗與創意,為世人留下最美最真的心血結晶,也為人類的文化資產傳承奠立了最札實的根基。
  幼年的時光雖然歡樂,但是特別的短暫。五歲時由充滿漁鄉之美的黑鮪魚故鄉屏東東港遷居嘉義,家境並不富裕,兄弟姐妹八人,家中的生活重擔全落在父親身上,為了維持生計,只能到林森路木材行拉板車運送木材,每天天一亮六、七點,直到晚上八、九點,為賺取一家生活所需。父親一直是影響我最大的關鍵人物,樂天知命,純樸自持,重身教而不尚言教,父親一直反對我從事藝術創作的行業,因為家境經濟能力不允許,加上看多了當年藝術家們坎坷多騫的命運和遭遇,在他的印象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一直到了我完成大專的學業,他仍未改初衷,因此,雖然有心從事藝術相關工作,當時卻只能利用課餘閒暇,聊以自娛,並培養藝文雅好。基於對繪畫濃厚的興趣,雖然客觀環境並不允許,但仍然一有空即拾起畫筆,或臨摹,或隨興所至,信手拈來,任意塗鴨,悠遊於藝術畫境之中,怡然自得,彷彿天地間一下子變得寬闊豁達了許多。
  民國62年服完兵役,考入台灣中油公司煉製研究所服務,公餘撥空投入畫作的鑽研,在此段期間,嘗試改習攝影的領域,由理論推廣及實際相互配合。由初學者到登堂入室,費盡心血,並多方獵取不同的題材,揣摩學習,並請教許多名家大師,厚植功力,因此作品屢獲國內各種大小比賽獎項,證明所下的苦心並沒有白費,也榮獲嘉義縣攝影學會碩學會士頭銜,當然,這只是一項額外的名譽而已,最重要的還是個人實力以及攝影眼的累積,否則將只是紮根於沙灘的城堡,將經不起外在的考驗。攝影之外,並配合文字詩詞向國內各大報章雜誌投稿進軍,藉以增廣思考空間及學養深度,歷經多年來的辛勤耕耘,成果雖談不上豐碩滿行囊,但亦足堪告慰。
  攝影素稱第八藝術,不僅成為現代人休憩的良伴,更是傳播知識,分享創意,傳承經驗,增添情誼最佳的媒介,雖從事攝影四十多年,一方面是個人的興趣所趨,一方面也為人生的歲月留下最美的見證。因此二○一五年十一月在梅山文教基金會的安排之下,特精挑細選提出有關梅山早期老照片(民國七十年代左右)在基金會三樓展出,大致以黑白為主,也為懷舊往昔在好山好水梅山生涯的點點滴滴鑄下珍貴的記憶。如同蘇軾的詩:「人生到處知何似,應如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生命逆旅往往只會留下驚鴻一瞥,無論輝煌或卑微,都如白駒過隙,陌上塵飛,短暫的一瞬即消失的無影無蹤。所以俗云:「生命歷程雖短,藝術卻是永恒。」只有浸淫在藝術的創作與收藏、欣賞,才能靜觀萬物,悠遊天地,悅己娛人,參贊化育,開拓生命的無盡境界。
  戀戀梅山––––梅山鄉老照片展拍攝背景略談
一、牽豬哥
  承蒙梅山文教基金會董事會熱誠邀約,精心提供四十二幅有關梅山鄉的老照片,題材涵蓋六、七○年代在地產業,農村景緻等,有些傳統行業幾乎已經不復存在,如「牽豬哥」,拍自梅山鄉深山區的瑞峰村。早期先民從梅山一路深入山區移墾,在瑞峰大坪發現了一大片平坦地形,加上水源日照充足,不僅適宜農耕,也種植高山茶、梅樹、檳榔等為主,住家多散居在梯田前,景色清幽秀麗,如詩如畫,自然產生許多傳統副業,其中牽豬哥即是。在民國五、六十年代,養豬往往為農村的家族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尤其是母豬生產時,更蔚為家中一大喜事,俗云:「有豕乃成家,有豬斯有財。」正是這個時代最寫實的映照。一大窩小豬,常常可以為貧困的家庭帶來了無窮的希望,看著白胖胖可愛的豬寶寶們一天天長大,主人都笑得合不攏嘴,對經濟生活有極大的裨益,也因此,牽豬哥這樣的特殊行業,在當年瞬間爆紅,也算是一項繽紛又有趣的現象。或許有人會以好奇或有色的眼光來打量,覺得選擇這門職業未免太不入流,「事實上,這純粹是服務業,為豬仔延續下一代,何嘗不是功德一樁。」至於時常映入眼簾的「限制級」鏡頭,其實是已司空見慣,稀鬆平常,不值得「少見多怪」。
  一般家庭絕大多數以飼養母養母豬為主,因為得以「生兒育女」出售賺取利潤,每當母豬發情時,其徵兆是屁股附近會有紅腫現象,而且情緖較不穩定,食慾減低,便需要通知牽豬哥去應召,對於尚未有生育經驗的母豬,常常須藉由趕豬哥的業主在旁輔助,「牽好扶正」,使配種工作順利完成,或許這也是「牽」豬哥一語的由來。想當年交通不發達,牽豬哥都靠走路,尤其偏僻的鄉下地區,在賺取一天的「應召」費用後,常披星戴月的趕路,踏著蹣跚的步履走向歸程,所以這是一項辛苦又耗費體力的行業,如今隨著社會型態的改變,農家養豬副業漸漸稀少,取而代之是養豬企業化、科技化,牽豬哥在鄉間自然逐漸式微,往昔的風光不再,而老一輩的執業人均已退居幕後,甚至早已改行轉業,舊時鄉間養豬戶么喝的熱鬧場景也已不復見了,而成為童年我們回憶中最感逗趣、讚嘆的一幕。有一句謎題請各位大哥大嫂們猜猜看,有獎品喔!「身穿一領黑袈裟,翻山越嶺去找妻,放種放到滿四界,無人認我做老爸。」其謎底即是「豬哥」,猜對了嗎?
二、土角厝
  土角厝,拍攝於過山村,本村位於梅山鄉西端,北接梅北村,東鄰梅南及永興村,過山聚落以林姓為主,其住屋多處為三合院風光以及土角厝等。早年農業社會時期,過山村民大多數的人會就地取材,以茅屋、竹屋、土角厝為主,其中土角厝就是用「土角」,也就是泥磚蓋的房子。泥磚可是早期民房的主要建材哦!由於當地紅土的黏性大,適宜製作泥磚,因此土角厝也成為當地早期的建築特色,五、六十年前,這裏的泥磚製造業更是盛極一時呢!雖然隨著紅磚、水泥等建材興起,泥磚製造業也日漸沒落,不過,過山社區至今仍保存有一間土角厝,更有二間竹管厝三合院,都是珍貴的先民文化資產。
  提到土角厝,要先從製泥磚開始說起,訪問過山村當地最有人緣的梅山文教基金會董事林忠柚老師,他說:「小時候曾隨阿爸製作泥磚,方法是要先把黏土加水,再混入粗糠、稻草稈、棕櫚鬚、茅草、鹽巴等材料,以加強泥磚的韌性,這樣一來,蓋好的土角厝就能防止龜裂,然後再用雙腳不斷踩踏泥漿,甚至要出動水牛幫忙踩,等到泥漿變得扎實、均勻,才能倒進方形木模裡,經陽光曬乾變硬後,就是一塊塊泥磚。」
  接著林董事又說:「住土角厝的好處還真不少,因為用泥磚堆砌的牆面很厚,所以房屋穩固,比較不怕地震,更可以省下不少建材的費用,加上泥土吸熱散熱比較慢,所以屋內冬暖夏涼。不過,土角厝有個弱點,那就是怕水,如果泥磚浸泡到水,黏土便會鬆軟而坍塌,因此有人建好土角厝後,會在牆面加糊一層泥巴和乾稻草,並抹上石灰,或是貼上一塊塊四方形陶土燒成的薄磚片,稱為『壁養』,它們都是用來保護房子,不受雨淋的措施方法。製作泥磚,建造土角厝可說是許多老一輩的共同經驗與記憶,從前住土角厝的日子,很令人懷念緬思,但現在鄉下許多土角厝,正面臨廢棄或毀懷、改建的命運,目前過山村唯一一間土角厝也漸漸傾毀,沒人居住,真是十分可惜。」
三、安靖竹編––龜甲笠
  安靖村位於梅山鄉中央部分淺山區最南端,北接半天村,東鄰太平村,南接竹崎鄉,村內包含南靖寮、樟普寮、詔安寮、錦湖腳、水井仔等五個聚落,除了百年古梅、安靖古道、茶花、吳朝熙書法家等人文觀光景點外,就屬大約民國五○年代以前的遮陽避雨的竹器用具––––龜甲笠最為為遠近馳名。龜甲笠是什麼呀!它和烏龜有關係嗎?不,它是一種農具。顧名思義,就是外型像龜殼的雨具,它又叫龜甲披篷、覆殼、背篷等等名稱。農業社會時代,由於沒有機器,農夫必須長時間在稻田中插秧或除草,因此,以前的人便就地取材,利用竹片與竹葉等材料,模仿烏龜的龜殼結構,編織龜甲笠這種遮陽、避雨的農具。雖然和現在的雨衣相比,龜甲笠還是比較笨重,也沒有彈性,又因為無法摺疊,不好攜帶,然而它非常實用,因為它的形狀、長度,是因應農夫彎腰插秧或鋤草的動作所設計,可以把身體完全罩住,所以農夫在田裏工作時,披上龜甲笠就能避免日曬、雨淋。此外,龜甲笠邊緣向外下垂的設計,使雨水能夠從左、右兩旁順勢流下,不會把身體弄溼,十分好用,難怪在早年龜甲笠成為農夫下田插秧除草的最佳農具呢!
  民國五○年代的龜甲笠的主要材料是桂竹,編製時,要先剝桂竹片,紮成內、外兩層竹篾網,並在中間舖上竹葉,再夾上一層油紙,這樣編製好的龜甲笠才有防水功效,然後將上、下層的竹篾網結合,再繫上繩子,一件龜甲笠就大功告成了。編製龜甲笠看似簡單,不過也得靠經年累月的經驗累積,才能做得漂亮扎實哦!曾經風行一時的龜甲笠,是先民聰明智慧的結晶之一,也具有歷史及文化價值,不過在塑膠雨衣普遍之後,卻逐漸被取代,已經越來越少見了,實在是相當可惜的事呢!
四、賣蛔蟲藥的雞歸明
  提起雞歸明,約四、五十歲的中年人都認識,也大多買過雞歸明的蛔蟲藥、蟑螂藥……等藥品。「來啦!雞歸明又擱來啦。」當我們一聽到這個獨特的聲音,就知道賣蛔蟲藥雞歸明小販來了,大家會不約而同的往聲音方向簇擁而去。一般時候,他會隨身攜帶一個行李箱模樣的木盒子,內置藥品,開市時就將木盒左右攤開,以繩子懸掛在脖子下面用肚子撐住,木盒子搖身一變成為現成的活動攤桌(如相片附圖),就像早期叫賣火車便當一樣,沿路叫賣蛔蟲藥、蟑螂藥、除癬藥等等,內服外用,一應俱全。當年此一行業深受梅山人歡迎,生意很好,因此雞歸明每到一個村莊,一待就是大半天,解決不少小朋友在蛔蟲上的問題。在農業社會時代,不但物資缺乏,交通不方便,醫藥知識也不普及,孩子長癬或生蛔蟲或家庭廚房一些有害蟲蟲等,沒辦法立刻赴嘉義市區就醫購買,就靠雞歸明所販售的成藥,至少能減輕一些患者的痛苦。雞歸明每天乘公車背著沉重的木箱成藥,來回竹崎、梅山之間,再走路到各鄉間街巷替人家服務,即使颳風下雨或客戶住在偏遠的地方,也得不辭辛勞,長途跋涉,前往服務呢!這種吃苦耐勞充滿毅力的精神,實為後代學子們最好的典範。雞歸明另有一項特技,曾被邀請到台視五燈獎表演,現場用鼻孔吹氣球技藝,博得觀眾一致好評,此項紀錄目前無人打破。
  雞歸明也有一幅溫馨濃厚,感人的畫面,碰到家境較拮据的家庭,可以「賖帳」方式處理,等下次再一起結算。此外,雞歸明為了招攬生意,還得自備玩具或禮物帶給育有幼兒的家庭,例如色彩繽紛的氣球、布袋戲玩偶、玻璃珠子等,以示友好,並藉此博取顧客的歡心。現在因為醫院、診所林立,還有很多西藥房,使得沿街販賣蛔蟲藥等行業完全沒落而消逝了。儘管如此,雞歸明賣蛔蟲藥的種種,卻永遠是梅山老一輩人童年的共同回憶呀!
五、梅花與梅子
  梅山鄉位於山區,轄區內共有十八村,其海拔自九十公尺至一八○○公尺間,依次有丘陵地、淺山及深山,地形可謂錯綜複雜,卻蘊育了很多地方鄉土傳統產業,諸如酸溜溜的「梅」滋味。早年梅山人經濟來源最大宗的是梅子,接著竹筍、茶葉、蘭花、蓮霧、橘子等,因此梅山又稱為「梅之鄉」。梅花堪稱我國的國花,國人通常將松竹梅稱為「歲寒三友」;「梅」,花容樸素,花性耐寒,花香淡遠,故有「不經一番寒徹骨,那得梅花撲鼻香」之語。每年十二月下旬到第二年一月底之間,是梅山公園梅花怒放時節,滿山花海似雪,詩意一篇篇,人行其間,暗香浮動,山風徐拂,落英繽紛,彷彿瑞雪飄落,有如置身於人間仙境,「有花堪賞直須賞,莫待無花空賞枝」。
  四、五月是青梅成熟的季節,新鮮成熟的青梅含有「苦味酸」,果肉相當脆澀,不適生吃,必須經過加工製成梅乾、梅子醬、梅酒等系列產品,才是我們日常生活價廉物美的天然健康食品。早在民國四、五十年代農業社會時期,梅乾就是便當內不可或缺的配菜。因為含有豐富的纖維質、鈣質及礦物質,有助消化,促進食慾,消除疲勞等功效,孕婦害喜或是暈車想吐,口中含粒梅乾,便可減緩噁心的感覺呢!
六、打草鞋
  打草鞋是一種傳統的手工技藝,草鞋的歷史,迄今已有千年以上,在古典名著「西遊記」中,就記載著唐三藏法師往西方(印度)取經,經過千山跋踄萬水前往目的地佛國,他腳穿著草鞋負荷隨身行李之繪圖,感人至深,可知唐代已有草鞋的記載。大約在民國三、四十年代,草鞋是鄉下農民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不論是上山工作,長途挑擔或是下溪河撈魚,都必須穿鞋。據擅長打草鞋的瑞里村葉老師傅表示,早年太和村居民到梅山小城做生意,很多挑夫走卒或商旅挑擔貨物往返太和與梅山市區,途經瑞里中繼站時,鞋子早已磨破,無法再繼續前行,於是在瑞里村內這裏休憩歇息,補充乾糧,更換新草鞋,因此瑞里村幼葉林聚落是當時主要草鞋生產地與集散地,處處可以看到老幼婦孺投入編製草鞋的行業,增加家庭收入,促進地方經濟繁榮。每屆農閒之餘暇,有不少農民在客廳、騎樓或庭院中,拿著木槌打稻草、去草膜,撚麻絲……等,到處充滿了熱烈工作的氣氛。然而好景不常,到了民國五○年代,人們行的工具漸次出籠,道路交通也逐漸獲得改善,徒步運輸及挑夫工作,漸漸地改為牛車、腳踏車、機踏車、馬達貨車所取代,靠勞力維生的工作者,大都已換穿便宜又舒適的布鞋、膠鞋,使得草鞋市場逐漸沒落而消失。如今,會編織草鞋的人才已愈來愈少,然而草鞋它終究代表著先民篳路藍縷,開拓家園,艱苦奮鬥的精神,也是追念先民開拓台灣的一項重要的見證呢!
  自從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以來,不僅改善了人類的飲食習慣,也讓先民們生活文化邁入了一個新的紀元,而燃料的運用,歷經文明不斷的演進及科技工業的蓬勃發展,也由粗糙的木材類提升為天然瓦斯、燃料油、電熱能源的多元化材質,生活機能彰顯得更加方便,也更有效率,不過在民國四、五十年代,龍眼木炭可說是當時最主要民生用品,臨至今日,雖已沒落,但燒火炭仍有其市場需求,可惜早年那種炊煙縷縷,煙霧裊裊,空氣中還略帶淡淡炭香的情景已難再尋,更加深梅山人的懷念之情了。在百年前台灣人民生活清苦,嘉義縣梅山鄉安靖村、圳南村民,利用缺少灌溉的山坡地種植龍眼樹,再燒成火炭出售,因此此一山區的勞力們在惡劣的環境中從事此一工作有三、四家,除了賺取微薄的利潤,也發揮他們特有的刻苦耐勞,勤奮堅毅的工作精神,也為當時的每個家庭帶來溫暖與方便。
七、燒製木炭
  梅山山區燒製木炭的材料以龍眼樹為主。龍眼樹是無患子科常綠喬木植物,別稱「桂圓」、「福眼」、「龍木」等,台灣山區均可見到。龍眼樹除燒窯生產炭火之外,龍眼又可烘製龍眼乾肉(俗稱福肉),它是一種很好吃的水果。福肉即是龍眼剝下的果肉,經過烘製加工而成,在先祖時代就有,至今有二百多年了。其實烘製福肉的方法很講究,首先選定一塊土質堅硬的台地,在底層挖掘五、六個洞穴,先將龍眼枝生火,上層則開出五、六個長方形土灶,接著將龍眼除去枝葉後,放在土灶上烘烤至龍眼水份漸漸被烤乾,外殼變得堅硬時,福肉的製作就完成。接下來,把去殼後的龍眼乾放在特製的鋼板上,然後在鋼板下放個炭爐慢慢熏烤,等到福肉膨脹起來,就可以很輕易的把它從果核上剝下來了,接著全部拿到廣場曬乾,濃縮後就可販售或儲存。
  提筆至此,驀然想起民國五○年代,在家鄉剝龍眼乾的日子,歷歷在眼前,那時龍眼乾是以「斗」為單位,一斗為五台斤,工資是35元,通常我們一家人一早就提著大麻袋到僱主家,秤了龍眼帶殼回來,先逐粒逐粒用木塊壓碎並去殼,然後起爐火將乾的龍眼肉一一剝下,接著再將龍眼肉與龍眼籽分開,一起運到僱主處稱重,平均一個孩童一天約可剝完二斗的龍眼乾,也就是可以淨賺五十元,所以那段日子,每個小孩口袋總是麥克、麥克,成了童年最富裕而難忘的黃金時光。
  梅山鄉好山好水好風景,處處充盈鄉情寧靜典雅,純真古樸,可惜的是有不少傳統行業的珍貴景象已消失了,諸如圳北村「曬金紙」、梅北村「拉麵線」、安靖村「編火籠」、瑞峰村「編竹掃」、半天村「曬香腳」、梅東村「曬筍干」、「曬梅乾」等,許多參觀展覽的老一輩鄉親,看見一張張泛黃的老照片,直呼「這就是以前的生活」,透過影象,娓娓道出早期生活點點滴滴,有些影中人幾乎都是鄉內老厝邊,讓他們彷彿走入歷史時光隧道,每一張照片透露出梅山濃濃的人文情懷,也都是梅山人共同的記憶,直讓老一輩的人重溫古早那段難忘的日子,也可告訴年輕一代有辛勤的過去,才有富裕的今天。
  值得一提的是在「戀戀梅山」老照片懷舊展中,有三張老照片是許良行顧問提供,由我翻拍的,開幕展出當天特別邀請許顧問參加茶會,他看到與妻子在民國49年結婚時所拍放大合照中,自己擺出「三、七步」,面無笑容,直說真歹勢,我在旁戲稱「站三、七步,生兒子做醫生有撇步」,接著不約而同哈哈大笑。另有一張早年喜宴用大竹(上竹下敢)拼湊出克難桌椅,也是難得的影像,流露出五○年代台灣社會一段難忘的歲月,每張照片有它的故事,有它的歷史價值和意義。另有一張曾祖父教曾孫女做竹編的老照片,相片中的阿祖沈國成如今已一○四歲,坐著輪椅由兒子梅山文教基金會創會董事長沈耀相校長、榮譽董事長沈耀宜校長兩兄弟陪同,出席此次開幕茶會,對影像畫面內心既興奮又感觸良深,早年為了生活,經歷過一段不為人知的辛苦過程,彷彿浮在眼前。
  展出每一張老照片裏的故事,可說是每一個梅山人共同的記憶,看了這些陪著我們成長或是重溫舊夢的老照片,總是令人不忍遽棄,其中更有阿公阿嬤早年謀生時所留下的,不為人知的艱辛與辛酸的生活縮影,隨著時代潮流的演變,新一代思潮流風所及,一些傳統古老產業早已淹沒在歷史洪流裏,甚至淪落乏人問津,無人傳承的窘境,每思及此,實在深感惋惜與浩歎……。藉著展出老照片裏人、事、物,讓我們鄉親心靈再度燃起懷舊之誼,也希望大家共同為家鄉梅山奉獻愛心與熱忱,以及共同體會並發揚先人們開發梅山時從無到有,一路披荊斬棘不畏艱難的精神––––梅山汗路精神。
  自劉宏文鄉長上任以來,與鄉長夫人梅山文教基金會押花班老師李金花女士,積極推動梅山藝文風氣的提升,讓梅山鄉親在辛苦忙碌工作之餘,能夠接受藝術薰陶,增加審美觀念,提振生活品味,消憂解悶,減少負面情緒的紛擾,開拓生命的深廣度,用心良苦。還有梅山文教基金會現任董事長葉和榮醫師、副董事長郭聰明校長,以及創會董事長沈耀相校長、榮譽董事長沈耀宜校長、榮譽董事長曾建昌醫師和歷屆董事們,對於藝文的充實推廣和休閒的質感,發揮了無形的力量,讓藝文之美不僅促進鄉親心靈的交流,亦為社會帶來更詳和的風氣,更為人生增添更多的華采,有您們真好,隆情高誼,再致感謝之忱。
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點選開新視窗看原始圖檔

2021/6/16 15:19



 回頂部   前一個主題   下一個主題

 [無發表權] 請登錄或者註冊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文。
不可回復。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可以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文。

[高級搜索]


本站資訊

管理員
admin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