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記住我



忘記密碼?

現在註冊!

搜尋

線上使用者

7人線上 (4人在瀏覽討論區)

會員: 0
訪客: 7

更多…

正在瀏覽:   1 名訪客


 到底部   前一個主題   下一個主題  [無發表權] 請登錄或者註冊



梅山鄉的開發與地名由來  本會榮譽董事長 沈耀宜
管理員
註冊日期:
2012/6/14 12:27
所屬群組:
管理員
文章: 284
等級: 15; EXP: 76
HP: 0 / 369
MP: 94 / 12796
離線
一、梅山的開發
  (一)移住民的來源與聚落分佈:
       本鄉移住民最早在約260年前,也就是清乾隆初期,西元1740年代,從大陸福建和廣東先後遷移來台定居。
       先民移住本鄉,可分為由大陸直接移住以及到台後居住他處,其子孫分支再移住到梅山這兩種方式。
     由大陸直接移住梅山的移住民,其定居地區,均在安靖、半天、永興、圳南、圳北等五村,屬海拔約600公尺以下~300公尺之間之淺山山區。而梅山、過山、大南、雙溪等村落,地屬丘陵地,海拔均在300公尺以下,這些丘陵地的移住民大多數是由民雄、大林、古坑、西螺、斗南等地遷來。
    移住民之子孫繁延極為迅速。如:圳南村水底寮渡台祖林純惠生子六人,根據林姓宗親會概估統計,目前有子孫5000餘人,居住在梅山地區約有3000餘人。
     在太平以東的深山地區,海拔在1000公尺以上,含太平、龍眼、太興、瑞里、碧湖、瑞峰、太和等七村。本區的移住民都是由梅山淺山或鄰近鄉鎮之住民再移住,距今大約200年。
       太平以東移住民以陳姓最多,籍貫為福建、漳州府平和縣。由古坑鄉東和(溪邊厝)以不同年代分批移住。陳氏族譜,輩份上下之秩序為:四仲貴金昭,興邦永吉昌,大益高佰士,光文立為長,良善世代振,朝廷姓名揚,宗功荐春秋,祖德萬年春。
      陳姓最早移住圳南、太平、碧湖、龍眼等村,其子孫再移住太興、瑞里、瑞峰等村,再移住太和村,人口為本鄉最多。
  其他姓氏原居地(移住前之地點):
簡 大林鎮內林
王 大林鎮中林
郭 梅山鄉圳北村
葉 古坑鄉斗南鎮
張 溪口鄉大林鎮
詹 溪口鄉大林鎮
劉 民雄或古坑鄉崁腳
林 梅山附近部落
吳 古坑鄉
黃 古坑鄉
許 民雄鄉
賴 古坑鄉
本鄉籍貫別百分比:
漳州府85%,潮州、惠州13%,汀州2%。漳州及汀州屬福建省,佔87%,潮州及惠州屬廣東省,本鄉絕大多數為閩南人 (河洛人)。
梅山鄉十大姓名及比例:
陳13.3%,林11.1%,簡5.8%,劉5.3%,吳5.1%,葉4.9%,李4.7%,郭4.4%,張3.9%,黃3.8%。
其他:距今約180年左右(公元1820年)江氏由閩、漳州永定直接移住梅山(梅南村)。同期何氏由民雄移住梅山(梅南村)。其後代子孫在鄉內人數不少。


(二)梅山先民的開發經過
1.開發過程
  梅仔坑地區是原住民鄒族生活及活動區域。直至1683年(康熙22年)設諸羅縣後,漢人大批自閩、粵、移住平地墾殖定居。鄰近鄉鎮大林、民雄之居民漸成聚落,向外發展開拓,擴及梅山、過山,雙溪等地。
  康熙48年(1780年),詹陞中請開墾梅仔坑荒埔,可以說明此時已有漢人移居,只限於梅仔坑附近之丘陵地。
  根據(諸羅縣志)的記載,康熙56年(1717年)梅子坑尚未形成聚落或街庄,但是各地區漢人漸往內地墾殖,造成原住民生存權受到威脅,為恐漢番之間的衝突。因此康熙六十一年(1722)清政府才有「議凡逼近生番處相去數十里或十餘里,豎石以限之,越入者禁」的禁令。其範圍含…中坑仔口,梅仔坑山口,他里霧之麻園山腳(古坑鄉的麻園村)、庵古坑(今古坑鄉的古坑)…由此看來,整個梅山鄉幾在番界之內;雖嚴禁私墾,移住民不顧禁令入墾者仍多。
自清乾隆初起,由大陸直接移住的漢人及原住鄰近大林、民雄、溪口、西螺、斗南之居民,陸續遷移本鄉拓墾。
先民入墾之地區及大約年代按順序排列如下:
(1)丘陵地區──含今之梅山(梅東、梅北、梅南)過山村,雙溪村,開發距今約270年。
(2)淺山地區──含今之大南、安靖、半天、永興、圳南、圳北等村,開發至今約260年。
(3)次深山地區──含今之龍眼、太平、碧湖、太興,開發至今約210年。
(4)深山地區──含瑞里,瑞峰兩村,開發距今約200年。
(5)深山地區(太和村)──開發距今約110年。
由上列入墾順序,可瞭解整個梅山鄉的開發是由平地開始,再丘陵地,淺山,深山,逐次遷移定居,至清乾隆(約1780年)年間,在台灣輿圖中發現載有「梅仔坑庄」「麻園寮庄」是梅山地區最早形成的聚落。

2.未開發之前的地上物
梅山鄉的地形複雜,有標高90公尺至1815公尺的變化。全區分為三個部份:
(1)丘陵地帶:從標高90公尺至250公尺,其西邊毗鄰大林鎮,民雄鄉一帶至太平山麓,是早期漢人移墾的主要地區。本地帶靠近溪邊有廣大面積約「芒原」及「茅原」,並有低矮的雜樹及雜草,山丘都是森林野果。野生動物很多,是原住民打獵生活主要區域,又頗適合農耕。
(2)淺山地帶:自250公尺至1000公尺,環繞太平山麓一帶。本地帶地勢陡峭,均為原始林,不適合農耕,自大陸直接移住漢人,大多數在此墾殖並定居。
(3)深山地帶:太平山以東,標高450公尺至1815公尺。面積約佔梅山鄉總面積的五分之四,大部分是高山峻嶺。本地帶有許多山谷及溪流,溪流經過之兩岸及山谷均為「芒原」。尤其以太和地區芒原廣大,適合農耕及打獵,是原住民結社的地方。高山峻嶺地帶都是原始林。

(三)開墾土地的取得
1.移住民遷移本鄉都以私墾方式取得土地。
先到者佔較容易開墾的土地,並以天然標示物做為界址,私佔面積很廣。後到者佔剩餘土地開墾或向先到者所佔土地,讓部份供其墾殖。如龍眼村一帶,原為王氏、張氏、詹氏三姓共同佔墾,後來靠溪較平坦之土地,轉讓簡氏移住民耕作。類似這種情形很多。
2.至日據時期,日本政府對全台做全面土地測量,繪製地籍圖,確保耕作者權益,核發土地所有權狀,使土地使用合法化。對私自佔有未開發或較陡峭之林地劃歸國有林地,但人民可向政府承租造林,並留有水源保育森林,嚴禁人民墾伐,以確保水源及生態保育。可惜這些森林至台灣光復後被砍伐殆盡。人民有了土地所有權後土地開始買賣,有些居民出賣土地,再往台灣南部山區或東台灣開墾山林,對東部的開發貢獻良多。
3.移住民開墾方式
  移住民開墾本鄉,可以說用披荊斬棘,千辛萬苦,任勞任怨,克勤克儉來形容他們艱困之生活情形。他們遷移到此,先勘察地形、土壤、自然環境及資源概況,然後選擇有水的地方,就地取材搭建簡易的房屋居住,稱為「山寮」。移住民前來本鄉墾殖時,每戶都有3人以上,有父母帶未成年的子女,有兄弟€(其中至少有一人結婚)多人,一起移民定居。移住民之間同舟共濟,有福同享,有難共當,互相幫忙,以共同經營之方式€(互相換工)從事開墾創業,成效良好,帶給移住民無限的希望及美景。
(四)移住民與原住民之關係
1.原住民以打獵維生,他們都選擇「芒原」或其他草原,地勢較低的溪流兩旁定居。
2.根據田野調查,移住民與原住民生活方式不同,移住民是靠土地資源開發,原住民是打獵,相互之間沒有利害衝突,移住民對原住民相當友善,經常送給原住民一些鹽、酒、布料、刀等日常用品,相處融洽,未曾有衝突發生。
3.於嘉慶年間(約西元1800年)在今太興村一帶,尚可看到原住民兩戶,不久就遷移瑞里村。瑞里村(幼葉林)最早是鄒族活動地區,社名為達邦那,後來原住民(鄒族)多數移居阿里山鄉達邦村。當漢人移住民進入開墾時,只有八、九戶鄒族居民,其間和睦相處,感情融洽。後來原住民表示願意遷移達邦,漢人移民以「布、鹽、刀、鼎、火柴」等物品換取原住民的耕作地。並相約每年農曆過年,請原住民(鄒族)回鄉(瑞里)會親,大約住三天後,由當地人送給原住民衣服、鹽、豬肉、酒、刀、鼎、火柴等物品,原住民很感謝漢人三天的招待並贈送物品,此習俗延續20幾年。
4€.太和村原名「蛤里味」為鄒族語,全村約在110年前是鄒族定居及活動的地方,原住民甚多,並在「哈里味」「全那社」形成部落,原住民在此打獵或從事農耕工作。據說:110年前,曾發生流行性的傳染病(霍亂),死亡人數甚多,後來漢人進入開墾,以「布、鹽、刀、鼎、火柴」等物品換取原住民的耕作地及打獵區域,原住民往來吉方面遷移。到日本統治台灣後,為確保原住民的生存權及利益,嚴禁漢人再侵入原住民生活圈開發,凡進入「番界」都要辦理入山證,漢人開發到此,不再往深山開發。
(五)翁裕與水利設施
翁裕之父翁應瑞祖籍閩漳州府詔安縣人,於清康熙50年(西元1711年距今290年)渡台,定居民雄鄉葉仔寮。翁裕係康熙年間出生,繼承父業,開拓父親所留數甲農田,幾年後,在葉仔寮附近開墾田園數百甲。翁裕生性聰敏,利用河川之水,開挖水圳,引水灌溉,農作物豐收,農墾戶就插旗幟或豎立 石碑,寫翁裕名號開墾,並請他幫忙施設灌溉系統,以利農業。有人甚至於把土地獻給他,甘願做其佃農,以求水利灌溉。當時利用他的灌溉系統供水的有千餘甲田地,別人誤以為全部都是翁裕所有,其實並非如此。翁裕的開墾到達古坑、大林、梅山、竹崎、民雄、中埔等地區,他又設窯廠,自燒精緻磚瓦,暢銷各地,獲利頗豐。
在梅山鄉梅北村中庄附近有設有「公館」,公館庭院廣大如花園,一般人都稱為「公館園」,其為民宅,由此可證明梅山地區之田洋開墾與翁裕有密切關係,特別一提。


二、地名的由來
地名是人類對於所處的地理環境中,敘述一個地點或一個區域,因特殊原因、習慣、歷史文化而共同使用的名稱,可說是人類稱呼各地理景觀與位置的專有名詞。
  (一)地名的意義
     1.廣義的地名
  廣義的地名,包括自然地域名稱如大陸、海洋、山岳、河流,以及人文地域名稱如城鎮、村落、建物、道路、土木設施等專有名詞。如果從地圖地名學的角度來看,舉凡地圖上所有註記文字都屬地名。這種地名例如:台灣、嘉義、梅山、台灣海峽、玉山……等等都是。這些地名原則上是地理學家、地質學家們所調查研究的範疇。
     2.狹義的地名
狹義的地名,是從地圖地名學的角度來觀察,其指的就是地圖上的聚居地名稱,或文獻上的地名聚落名稱,例如:梅仔坑、大草埔、雙溪、大尖山……等,就是一種狹義的地名。

  (二)梅山鄉地名的背景資料
     1.地形及地貌
梅山鄉位於山區,轄內共有十八村,其海拔自90公尺至1815公尺,依次有丘陵地、淺山及深山,地形可謂複雜。太平山脈以東的深山地區佔梅山總面積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梅山地區的聚落大多數是以散居於山區的方式形成,又因梅山地區地貌變化多元,山峰、公路、橋樑特多,地名也相對而增多。
     2.地名的分類
經查對梅山鄉地圖,以村別方式列舉之地名,計有290處。為方便敘述,再統整分類為:教育文化、政府機關、社會服務、寺廟及教會、聚落及小地名、山峰與河川、公路與橋樑、風景名勝等。

  (三)梅山鄉聚落形成的地名
     梅山鄉的地名,大多數是以當地的生活背景、自然環境或歷史文化為其命名根據,例如以形成聚落的地名而言,可分為:
1.依地形命名:梅仔坑、大坪、水底寮、南勢坑、雙溪、坑口、九芎坑……等。
2.依產業命名:麻園寮、幼葉林、生毛樹、梨園寮、樟湖、龍眼林……等。
3.依祖籍命名:詔安寮、樟普寮、南靖寮、饒平寮、水尾……等。
4.依原住民部落命名:哈哩味、全仔社……等。

  (四)梅山鄉地名由來的例子
1.三美压
⑴地名類型:聚落
⑵地名年代:民國37~迄今
⑶地名概述:
過去因位居梅山街市之尾,緊鄰大林鎮,故名為尾庄,後因
嫌名稱不雅,改名為三美庄。蓋因其庄內土地廟旁有一泉水,味極甘甜,所產稻米更香,又多美女,因米香、水甜、人美而得此三美庄之名。


2. 車頭
1.地名類型:散居部落
2.地名年代:西元1911年~迄今
3.地名概述:
日據時期糖廠,運送甘蔗之列車同時加掛旅客車廂兼營客運,在火車站週遭形成的聚落稱之為車頭(閩南語車頭即指火車站)。
西元1911年日據時代,新高製糖會社成立(今大林糖廠,民國90年廢廠),鋪設五分仔鐵路(軌距76.2公分寬),連接至距離梅山市街二公里處(今華山路盡頭),並設置車站。再以輕便軌道延伸至今梅南村南榮街處(舊稱車路腳),利用輕便軌道車以人力運輸商品及貨物。
此條鐵路除了載送甘蔗外,還經營一般客運與貨運,通往大林。
至民國三十六年,因梅山至大林路段有公車行駛,且票價比小火車便宜(坐汽車一元,坐火車二元四角),火車客運因而沒落,車站隨之廢置,此後鐵道只供糖廠運輸甘蔗用。民國五十年鐵道拆除後,昔日鐵道今已變成一般產業道路。

3. 大樹腳
1.地名類型:散居部落
2.地名年代:乾隆年間~迄今
3.地名概述:
此聚落舊時有一棵大樹(樹名九重吹),因而得名「大樹腳」,這棵大樹已經死亡,舊蹟已無。

4. 菁寮頂
1.地名類型:散居部落
2.地名年代: 乾隆年間~迄今
3.地名概述:
舊時此地遍生一種野生植物名叫大青(馬藍),可做為染布原料,又因此地地勢高峭不平,遂命名為「青寮頂」,後來又認為「青寮」略有「青番」之諧音,又改名為「瑞興」。

5. 九仔彎
1.地名類型:小地名
2.地名年代:乾隆年間~迄今
3.地名概述:
此地因順山勢築路,恰有九個彎,是以九仔彎來設為地名,因九彎亦有「吵架」之諧音,所以現已改名稱為「平靖」。以前是散居聚落,因交通不便,今已少有人居,成為小地名。

6. 民番界碑
1.地名類型:石碑
2.地名年代:乾隆33年~迄今
3.地名概述:
漢民與番民(今之原住民)立碑為界。此碑位於梅山鄉圳南村轄境之太平山腰,由162甲線往太平的公路標有32彎的牌示處,由此地左轉彎產業道路向前行約800公尺,即可到達該石碑豎立處。另有一條從水底寮(三源)經由先民走出的汗路,從海拔360公尺一路蜿蜒而上,經青寮頂(瑞興)再往太平村方向爬昇,約2公里之石階,費時2小時,即可到達。
界碑立石於清乾隆33年3月(西元1768年),距今234年歷史,碑文計109個字,陰刻於巨大山石,碑文面長166公分、寬70公分,內容在規範民番活動範圍,以大山分水為界,山前屬民,山後屬原住民,以杜匠民越界私墾。


7. 廍仔
1.地名類型:聚落
2.地名年代:約西元1800年~迄今
3.地名概述:
古稱工廠為廍。本聚落地勢平坦,日據時期以前,在此設有製糖工廠,附近居民種植的甘蔗均在此製糖,因而形成的聚落名為廍仔。

8. 隘寮
1.地名類型:散居部落
2.地名年代:清乾隆~迄今
3.地名概述:
台三線公路叉路,嘉115號公路交會處上方即隘寮,為地形
狹小之出入口,是早期原住民出入的地方。在清康熙年間以後,居住在太興與瑞里方面的原住民,前往平地時必經此地,並在此稍事休息,稱為隘寮。


9. 半路店
1.地名類型:小地名
2.地名年代:自清朝迄今
3.地名概述:
半路店位於梅太公路(162甲線)約7.7公里與汗路古道交會
處(第17彎上方200公尺處)。
早期山區至梅山街區必經之汗路,其在頂半天寮陡坡與今
梅太公路交會處之山壁,有一股長年不斷之泉水,民眾乃就近
於路旁石上打造一小窟水池,引水注入,供路人飲用或沖涼, 民眾均稱此處為「吃水窟仔」。當時梅山市街有一名為郭有東之人士,見到此處乃極佳之暫歇處所,於是在小水池對面,搭建一簡單涼棚,販賣甘蔗、仙草茶、綠豆湯等清涼食品,供路 人解渴小憩,過往行人稱此小店為「半路店仔」。後小店曾兩度易人經營,直至車輛公路運輸發達後,小店即告歇業,民眾仍習將此處稱為「半路店仔」,而成為一地名。
半路店仔遺址已因公路擴寬而埋沒,今政府在其遺址坎下,建有八角涼亭一座,供登山健行民眾休息。

10. 梨園寮火車站
1.地名類型:火車站
2.地名年代:民國元年~迄今
3.地名概述:
阿里山森林鐵路途經梅山鄉太興村的一個小站,也是阿里山
森林鐵路唯一設立在梅山鄉境內的一個火車站。
咸豐年間,此地與科仔腳相連接,並無特定地名,建有幾間
製作耕牛專用犂頭的工寮。
日據時期,日本技士為開鑿阿里山森林鐵路,經此地時詢問
居民地名,當地人即以犁園寮之名相告,孰知工作人員因筆誤
記錄成梨園寮,日人遂以此命名為梨園寮火車站,自該梨園寮 火車站成立後,就扮演全村村民生活仰賴的重心,而成為當時太興村全村部落的對外代表統稱。
民國65年代,太興公路興建後,梨園寮火車站開始沒落,現在已廢站並由梅山文教基金會報列為梅山古蹟系列之一。

11. 大窯
1.地名類型:散居部落
2.地名年代:約西元1800年~迄今
3.地名概述:
移住民剛入住開墾的燒木炭時期,曾在生毛樹上方海鼠山山
頂略凹陷的平臺處,設置多座窯爐,燒出的木炭,以腳力扛下山,
論斤賣價謀生,由於此處為窯爐聚集最多之點,所以稱「大窯」。

12. 哈里味
1.地名類型:散居部落
2.地名年代:約1880年~迄今
3.地名概述:
鄒族語(原住民)「ㄍㄚ ㄌㄚ ㄌㄧ\」的語譯音,早期原住民
(鄒族)在此聚居成社,稱為哈里味社。漢人來此開墾後延用原住民語,稱為哈里味。今原住民已全部遷移阿里山鄉來吉,現
今居住本地的人,多是由瑞里、瑞峰兩村遷移過來的漢人,以閩南漳州人為主。

2021/6/23 9:59



 回頂部   前一個主題   下一個主題

 [無發表權] 請登錄或者註冊


可以查看文章。
不可發文。
不可回復。
不可編輯自己的文章。
不可刪除自己的文章。
不可發起投票調查。
可以在投票調查中投票。
不可上傳附件。
不可不經審核直接發文。

[高級搜索]


本站資訊

管理員
admin
admin